妇科肿瘤的发病原因
			  1.精神因素、精神创伤、心理失衡、紧张、抑郁、暴躁等,可降低机体免疫力,使胸腺、淋巴结功能下降,能强化致癌因素,使本来被抑制的癌细胞活跃增殖。
			  2.年龄:良性肿瘤一般30岁为高峰、恶性肿瘤以50岁为高峰。
			  3.解剖、组织、胚胎因素、卵巢、子宫以良性肿瘤居多,而输卵管肿瘤则多为恶性。
			  4.激素:雌激素致癌主要在雌酮。单纯雌激素代替疗法使子宫内膜癌发生率RR增至4.1。50岁以上妇女单用雌激素5年,其子宫内膜癌发生率为1%,而使用10年或以上,此率升至36%。
			  5.孕产及哺乳:42%的子宫肌瘤患者、24%—69%的子宫内膜患者有不孕史。
			  6.感染因素:人类乳头状瘤病毒、单纯疱疹病毒、人免疫缺陷病毒、人巨细胞病毒、风疹病毒、EB病毒等,均可致癌。
			  7.机体各种功能:机体有免疫、抗肿瘤的能力。通过基因调控可以促癌细胞凋亡,还可有旁观者效应。
			  8.血型遗传:在卵巢癌患者中,O型血占40%,A型血占44%。一般认为遗传因素只占妇科恶性肿瘤发病原因的10%。
			  9.环境因素:一般认为癌肿的发生有80%—90%是直接或间接与环境有关,而环境因素中的80%是化学性的。如亚硝胺、煤焦油、烷化剂等。
			  10.生活因素:女性肿瘤中,60%与饮食营养有关。如脂肪摄入过多使卵巢癌增多50%;喝咖啡40年以上使卵巢癌增加3.4倍等。实验表明:设不吸烟者患子宫颈鳞癌的RR为1.00,则日吸烟10—29支者的RR为1.82,日吸≥30支的RR为2.56,P《0.001。被动吸烟者,之RR近似。肪可储存雌激素,减缓其代谢,过量的脂肪可能变为雌酮和甲基胆蒽。体重超标15%,患子宫内膜癌危险性较常人增高3倍。
			  11.性行为、性传播疾病和男方因素:江西普查结果:≤19岁结婚,其葡萄胎患病率为514/10万,≥30岁结婚为89/10万。北京普查:《20岁结婚,其子宫颈癌患病率为159/10万,21—25岁结婚,此率为41/10万,结婚年龄≥26岁,此率则下降至22/10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