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常有女性在妇科门诊咨询,自己是不是月经过少?会不会有什么问题?
			  其实理论上来说,只要每次经期持续在 2~8 天,月经量在 20~80 mL,就不算月经过少。当然,实际生活中并没有一个量杯能来测一测。这么举例吧,要是你经期持续 3 天,用了五六片卫生巾,只能说是比月经多的人要少,但不能算真正的月经过少。
			
			  但有些女性说:
			  每次只有上厕所时滴几滴,卫生巾几乎没有打湿。
			  就来一天,只用一两片卫生巾,而且只湿一点点。
			  只用护垫就可以了,一天一片都不用换,要拖拖拉拉有个 7~8 天。
			  如果你是上面说的的情况,月经过少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。
			  什么情况会引起月经过少?
			  月经是子宫内膜的定期剥脱,决定经量和经期的主要因素有:生殖内分泌调节、子宫内膜、营养状况等全身情况等。
			  打个比方,月经好比是庄稼,每个月可以割一次,割了还会长。子宫内膜就是土壤,生殖内分泌调节就是肥料,营养状况等其他全身情况好比光照、温度。收割得多不多,和「土壤」、「肥料」、「光照、温度」都有关系。
			  会引起月经过少的情况很多,为了便于理解,我们还是从「土壤」「肥料」「光照、温度」这三个方面来说。
			  1. 「土壤」原因:子宫内膜受损   各种宫腔手术如人工流产、放环取环手术造成子宫内膜损伤、宫腔粘连,是最常见的月经过少的病因。很多患者都是在一次流产以后的一段时间,发现月经逐渐变少了。
			
			  子宫内膜炎、子宫内膜结核也是造成内膜损伤的主要原因。一些急、慢性盆腔炎的患者,常常有月经不规律、月经过多、月经过少的情况。近年来结核病又有抬头的趋势,而生殖器结核一开始的症状可能不会很明显,月经过少有时可能是首发的症状。
			  2.「肥料」原因:生殖内分泌调节异常
			  生殖内分泌调节是异常复杂、相互关联的系统,简单来说精神状态及身体中各种激素的变化,都有可能影响生殖内分泌的调节。常见的原因有:
			  精神状态、情绪压力变化:有些女性面临考试或工作压力,或者是迁移到另外一个地方生活,生活中出现重大变故等都可能影响精神状态,使月经量减少。
			  生殖内分泌疾病:如多囊卵巢综合征、高泌乳素血症、高雄激素血症、卵巢功能减退等,都可以造成月经量少。
			  其他内分泌疾病:如甲状腺功能亢进、甲状腺功能减退、糖尿病都可能引起月经过少。
			  3.「光照、温度」原因:营养状况等全身情况异常   有些女孩子过度减肥,营养状况太差,结果导致月经减少甚至闭经。严重的肝病、肾病,严重的贫血都可能引起月经过少。
			