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会流产?
流产对于很多人来说,觉得残忍无法接受,但流产的发生一定事出有因。
1、自然流产的原因:
胎儿不太好:胎儿存在基因缺陷,染色体异常,如三体、X单体、染色体缺失等(染色体异常的胚胎极少数可继续发育生长,但出生后会存在畸形、功能异常)。
妈妈不适合:母体严重贫血、子宫畸形、宫颈松弛、甲状腺功能减退、过量吸烟、酗酒、吸毒、过度紧张、悲伤等。
母儿不相容:母儿双方免疫不适应,胚胎受到母体排斥。
环境不良:过多接触有害的化学物质(如砷、铅、苯、甲醛、氯丁二烯、氧化乙烯等)和物理因素(如放射线、噪音及高温等)。
2、先兆流产:胎儿还能不能留住?
流产是一个过程,分为先兆流产、难免流产、不全流产、完全流产等不同发展阶段。出现流产征兆的胎儿到底能不能保?需视具体情况而定。
关于流产该不该保的判断标准,对于不健康的胚胎,还是应该自然被淘汰掉。对于有问题的胚胎,即使后期胎儿长到几个月,因为发育问题也仍然有胎死宫内的情况出现。说,“除了以上几种情况,有不良孕史,曾经多次发生流产、胎停育的孕妇,以及辅助生育技术的孕妇,出现先兆流产也需要进行保胎。”
因此,孕妇一旦早期出现流血、腹痛,首先应判断自己属于哪种情况的先兆流产,而且早期的阴道出血和腹痛也可能是宫外孕的症状。孕妇通过查血、HCG值和B超判断,也能看到胚胎发育是否良好。
是否用药黄体酮使用存疑
黄体酮作为先兆流产的常规药物,是否“滥用”的问题在近年来频频引发关注。介绍:“黄体酮保胎主要起的作用是让子宫肌肉松弛,充血,不容易引起宫缩。只是起到辅助作用,并不能真正治疗胚胎本身的问题。”不过,对于少数黄体功能不足的孕妇,使用黄体酮保胎是必要的。

有些孕妇在发现有先兆流产迹象时进行保胎,但在保胎时存在很多误区主要的保胎误区有:
误区一:卧床休息即可保胎
适当的、合理的运动能促进可以促进母体及胎儿的新陈代谢,既增强了孕妇的体质,又能刺激胎儿的大脑、感觉器官、平衡器官,促进胎儿的发育。相反,若长期卧床,不但会使孕妇及胎儿的身体机能处于呆滞状态中,也容易导致“胎死腹中却不知不觉”的情况发生。特别是对于惯性流产的孕妇,更不要用“卧床”来“保胎”,应在孕初期接受B超等相关检查,了解胚胎发育情况,寻找病因。
误区二:孕期不能服用活血药
孕期使用活血药若药量不当,确实会引发子宫收缩或扩张,容易造成流产。但经过医生多年临床观察,认为,如果丹参等活血药如使用得当,能起到防止血栓形成、改善胎盘血流的作用,可以有效预防流产、胎死腹中、胎儿宫内发育不良。不过活血化淤药一定要在医院使用,以便医生及时监测用药后的病情变化。
误区三:忽视孕期检查
孕前检查各项抗体、激素水平非常重要。通过孕期检查,了解孕期母婴健康状况,及时发现和消除影响胎儿发育的有害因素,提高孕妇的健康素质,防治各种孕期并发症、合并症,为胎儿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内、外环境,以保护母婴安全。
误区四:盲目保胎
一部分怀孕早期的自然流产属于自然淘汰,避免了畸形儿的出生。如果盲目保胎,有可能保住了染色体异常胎儿和病态畸形胎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