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么,骨盆的作用只是维系骨骼么?
			  试着想象一下,如果只有四块骨头来支撑,但凡身体轻轻动一下,那么整个身体都会散下来,并且上半身和下半身没办法变得协调起来。
			  因此,骨盆的周围还附着各种肌肉、结缔组织、神经和血管。
			  所谓“盆底修复”的盆底,其实指的就是骨盆的底部。
			  由盆底肌肉群、结缔组织、神经、血管等重要的结构共同构成了复杂的盆底支持系统,相互作用支持,承托并保持各个盆底脏器处于正常位置!
			  而盆底肌肉群,顾名思义,就是指盆底的肌肉,它是由多层肌肉组合而成的。
			 
 
			 “盆底肌”,指的是盆底最内层肌肉,由肛提肌(耻骨直肠肌、耻骨尾骨肌、髂尾肌)和尾骨肌组成的。
			  其中,肛提肌是盆底最重要的支持结构,尾骨肌则负责协助肛提肌封闭骨盆底,承托盆内脏器和固定骶、尾骨位置。
			  我们都知道机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是密切相关的,如果结构发生改变,就会给身体带来伤害甚至是一些疾病;
			  如果骨盆关节发生错位现象或者长时间没有恢复到正常状态,就有可能给肌肉神经带来一定的损伤,例如耻骨联合分离;
			  除了引起疼痛外,部分女性甚至会出性功能和行动障碍,并且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体态改变,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!
			  同样的道理,当盆底肌功能发生障碍时,也会出现相应的症状,例如大小便失禁、阴道松弛、子宫脱垂、盆底痛、便秘、性功能障碍等。
			
			  目前,常见的骨盆修复使用的都是骨盆修复仪和骨盆带,通过外部施加的力使骨盆收缩,缩小骨缝,是一种通过物理方法矫正骨盆的方式。
			  而我们一直所提倡的“盆底康复”,其实强调的是一种整体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方法,利用电刺激、生物反馈、磁刺激等手段,改善盆底功能,同时预防盆底疾病。
			  这与骨盆修复,是完全不同的概念。
			  对产后妈妈而言,盆底康复是非常有必要的,此外由于孕期激素的变化使得骨盆的结构也受到一定的影响!
			  所以,不要再纠结了,骨盆修复和盆底修复都是产后妈妈必做的项目之一!
			       注意: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